029-888596267*24小时服务热线

奋进100年 红色建筑多 | 神秘“原子城” 当惊世界殊

编辑:Admin    来源:陕西九江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21-11-11    浏览量:1267

图片

神秘“原子城” 当惊世界殊

1956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做出了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决策。1958年5月,党中央批准了在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建设研制基地(对外称国营221厂)的报告。1964年10月16日,研制并成功爆炸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核装置。1967年6月17日,又研制出了我国第一颗氢弹。

进入原子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的原子城退役纪念碑。巨大的花岗岩石碑高16.15米,象征着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的时间。碑顶端为不锈钢圆球,代表中国人民终于圆了原子弹和氢弹的梦想。碑体呈黑色,四棱台形。碑身正面是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12个烫金大字,碑文镌刻着六百余字该基地在研制“两弹”中所走过的艰难历程和中国的核立场。碑左右两侧分别是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时的蘑菇云浮雕,以及爆炸成功的时间。

六分厂又叫靶场,是当年核基地的爆轰试验场。它是一座“堡垒式”的建筑,里面有五六个房间摆着各种测量仪器设备,当年一系列的爆轰试验数据检测收集工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爆轰试验场的正前方有一面厚达1.3米的钢板隔离墙,岁月的侵蚀使这面“墙”变得斑驳。“墙”上布满了坑坑洼洼的小槽,这是当年做爆轰试验时核弹冲击波“雕刻”留下的痕迹。

在海北州邮政局大院内有一幢三层楼房,这样一个极普通的楼房下面,竟隐藏着一个规模庞大的通信指挥枢纽——“原子城”地下指挥中心。整个地下指挥中心就是一座“攻不破的铜墙铁壁”,中心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墙面厚60厘米,地面厚80厘米,顶棚厚80厘米,中心的前后左右上下6个面都有15厘米厚的防水防潮保护层,80厘米厚的顶棚之上填充着2米厚的三合土,三合土上面有1.6米厚的钢筋混凝土覆盖。在距地面1.6米处,建有一条长达30米的“防爆层”,既屏蔽通讯信号,又具有一定的防弹防爆能力。“防爆层”之下建有一层厚度为15厘米的防水防潮层,保证通信设备在洞里不受损。沿着台阶走到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这里是通往地下指挥中心的最后一道关卡,有三道大型钢制门横亘在前面,第一道门厚度将近一尺,重达3吨,这道门既能防爆也能防辐射。经过这三道门之后,即可抵达由载波室、指挥室、电报室等部分组成指挥中心的“心脏”区域。

2009年5月建成的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占地183亩,建设面积9615平方米,是全国唯一全面、系统介绍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和核工业创建与发展历程、原子城特殊历史与辉煌成就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

原子城见证了一项伟大事业,“两弹”研制成功是新中国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原子城还孕育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并永久镌刻在中国大地上,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动力源泉。






陕西九江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快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