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9日在北京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扎牢风险防控网络,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韩正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外交部部长王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敏、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先后发言,结合实际介绍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带一路”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在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8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统筹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提高了国内各区域开放水平,拓展了对外开放领域,推动了制度型开放,构建了广泛的朋友圈,探索了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同共建国家互利共赢。
习近平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
总体上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大方向没有变,国际格局发展战略态势对我有利,共建“一带一路”仍面临重要机遇。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前所未有,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前所未有,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抓住战略机遇,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国内和国际、统筹合作和斗争、统筹存量和增量、统筹整体和重点,积极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习近平强调,要夯实发展根基。
要深化政治互信,发挥政策沟通的引领和催化作用,探索建立更多合作对接机制,推动把政治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把理念认同转化为务实成果。要深化互联互通,完善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布局,深化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提升规则标准等“软联通”水平,为促进全球互联互通做增量。要深化贸易畅通,扩大同周边国家贸易规模,鼓励进口更多优质商品,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促进贸易均衡共赢发展。要继续扩大三方或多方市场合作,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要深化资金融通,吸引多边开发机构、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参与,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要深化人文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
习近平指出,要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
要稳妥开展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合作,培育合作新增长点。要加强抗疫国际合作,继续向共建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要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信息共享和能力建设,深化生态环境和气候治理合作。要深化数字领域合作,发展“丝路电商”,构建数字合作格局。要实施好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
习近平强调,要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要统筹考虑和谋划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共建“一带一路”,聚焦新发力点,塑造新结合点。要加快完善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畅通安全的陆上通道,优化海上布局,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衔接,推动来源多元化。要优质打造标志性工程。民生工程是快速提升共建国家民众获得感的重要途径,要加强统筹谋划,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合作成果。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强化风险防控。
要落实风险防控制度,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主管部门管理责任。要探索建立境外项目风险的全天候预警评估综合服务平台,及时预警、定期评估。要加强海外利益保护、国际反恐、安全保障等机制的协同协作。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全力保障境外人员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突出防控措施的精准性,着力保障用工需求、人员倒班回国、物资供应、资金支持等。要教育引导我国在海外企业和公民自觉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风俗习惯。要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的反腐败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加大跨境腐败治理力度。各类企业要规范经营行为,决不允许损害国家声誉。对违纪违法问题,发现一起就严肃处理一起。
习近平强调,要强化统筹协调。
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领导小组要抓好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问题和年度重点工作等协调把关。有关部门要把共建“一带一路”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落实好境外项目建设和风险防控责任。地方要找准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定位。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深入阐释共建“一带一路”的理念、原则、方式等,共同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
延伸阅读:
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
八年来,“一带一路”国际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升。目前,“六廊六路多国多港”架构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基础设施联通不断深化。
一方面,铁路合作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我国充分发挥铁路技术和建设优势,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亚吉铁路、蒙内铁路、拉伊铁路、中俄同江铁路大桥建成通车,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雅万高铁等项目扎实推进。巴基斯坦1号铁路干线升级改造、中吉乌铁路等项目前期研究正在积极推进。
另一方面,加快推动与周边国家公路联通。昆曼公路、昆明—河内—海防高速公路、中巴经济走廊“两大”公路全线通车,中俄黑河公路大桥完工,“双西公路”(中国西部—欧洲西部)建设稳步推进。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合作平台,我国与19个国家签署了22项双边、多边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中蒙俄、中吉乌、中塔乌、中俄(大连—新西伯利亚)、中越实现国际道路直达运输试运行,国际道路运输辐射范围进一步拓展。
此外,我国还开通泛太平洋、欧洲、泛大西洋、亚太、东南亚及南亚等集装箱航线,初步形成国际物流主通道网络,以国际海运、航空货运、铁路联运为主的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联系更加紧密。
交通合作制度更加健全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通合作制度更加健全,规则逐步连通,以此为依托,“一带一路”建设长期稳定推进可期。
在中国与14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的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大部分都涉及交通互联互通合作。
中国联合相关国家建立了中巴经济走廊交通基础设施工作组、中缅经济走廊交通合作工作组等“一带一路”交通合作机制,共同编制了《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战略2030》《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交通战略2030》《中亚区域经济合作铁路发展战略2030》《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交通规划(2014-2030)》等文件,共同谋划区域交通发展规划,推动与相关国家现有规划的有效衔接。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实现东中西三条通路持续强化,通道、港口和物流枢纽运营更加高效,对沿线经济和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的总体目标,并从5方面明确了通道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任务。
届时,西部陆海新通道这个连接“一带”和“一路”的陆海联动通道将会发挥更大作用,“一带一路”建设将更加通畅。
陕西九江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